
參軍時期的陳學章

陳學章參加部隊舉報的活動
說起陳學章的人生經歷,也可以說是一段“傳奇人生”。 陳學章自小就跟隨父親到處流浪討生活,六歲時,父親不幸離開人世,生活就變得更加凄苦,一度靠乞討為生,還經常被地主家孩子們欺辱。年幼的他就遍嘗人生苦楚,惡劣的生活環境更是造就了他堅韌的個性。共產黨解放了他的家鄉才過上了好日子,從而使他更加堅信跟黨走的決心,他1956年,機緣巧合之下,他走上抗美援朝前線當兵,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,并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走上了領導崗位。當時,通信人才匱乏,沒上過學堂的陳學章憑著自己的一趟熱血和迎難而上的拼搏勁頭,刻苦自學并掌握了電臺報務工作要領,成為解放軍三四一團的電臺臺長,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的通信工作。1970年以后,陳學章先后調任到山西無線電廠、共青團山西省委組織部、共青團山西省委團校等單位任職,1994年榮升山西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黨委副書記、副院長。自參加工作以來,陳學章十多次被省市、團省委、學院評為模范黨員、先進共產黨員、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。雖然后來離開了熱愛的軍旅生活,但追求卓越、拼搏上進的軍人氣質,在他今后的工作、生活及藝術道路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。
陳學章自幼喜歡繪畫,坎坷的人生經歷沒能磨滅他對繪畫的熱情,反而磨煉了他堅強不屈的意志。他在藝術方面從小就沒有受過系統訓練,但他能從大自然中汲取營養,從生活積累中挖掘素材,尋找自己生活中熟悉的美麗景象,不斷完善自己的藝術修養。參加工作后,他利用工作閑暇之余遍訪名師,曾拜師山西大學教授趙延續主攻花鳥,拜師中央美院賈又福教授學習山水畫,拜師中國當代實力派花鳥畫家陳葆隸先生,并于1985年老年時就讀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進行系統的學習書畫理論與實踐。陳學章還善于研究前輩們的繪畫風格,學齊白石的清純不俗,取吳昌碩的拙而不滯,得李苦禪的雄逸而不失,習任伯年的精巧,從前輩的書畫中同自己找差距,不斷探尋自己的藝術特色和風格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他終于在博學古今的道路上逐漸形成了細膩中透著豪邁,我自畫我、畫中無他的獨特藝術風格。1997年參加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對外友好交流使節團訪問日本的機會,他帶去的多幅精心創作的作品,得到了日本同行及友好人士的好評,并被日本展覽館永久收藏。陳學章還曾兩次應邀在人民大會堂和全國政協禮堂舉辦的“中國國際科學和平促進會文化藝術委員會”的年會。他的業績被國家教育部中國近代史編撰的《中華陳氏通鑒》收編。1998年,國畫作品《秋韻》由人民日報社入編《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》;2002年“喜慶十六大、頌歌獻給黨”國畫作品《梅花》、《葡萄》等作品,在花鳥畫展中榮獲三項優秀獎;2007年在全國第十四屆《群星獎》書畫展中《回歸》榮獲優秀獎;2008年山西省政協紀念《改革開放三十周年》山西名家書畫展,國畫作品《神仙暢游圖》榮獲優秀獎。
如今,已76歲高齡的陳學章雖早已退休,但他的藝術人生還在繼續。畫案前總能看到他或埋頭苦讀、或揮毫舞動的身影。藝術創作源于生活,是情感的化身,詩情畫意都融入這一幅幅花鳥畫里。對于花鳥畫的熱愛豐富了他的余生,他的人生一如他的畫作自然生動。

畫家陳學章
作者簡介:
陳學章,號苦鐵,一九三八年生于河南省息縣,一級書畫家。章現任中國國際科學和平促進會文化藝術委員會副理事長,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,中國八一畫院名譽院長,山西美術家協會會員,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,中國函授大學太原分校常務副校長,太原工藝美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,山西省當代工筆藝術研究院理事會成員副院長。2004年被特邀加入“世界教科文衛組專家”成員。
部分作品欣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