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華時報訊 (記者 韓天博)“看樣子已經很久了,據說可能是抗戰時候留下的,大約有十幾個人的骨頭。”近日,多位戶外運動愛好者向本報反映,他們在門頭溝區鐵駝山東部的一處山洞內發現了大量骸骨。據知情人士透露,洞內共有骸骨10具左右,年代比較久遠,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。
27日下午3點,記者一行7人從石梁正西約1公里處的潭王路路邊某處進入鐵駝山。向西南行進約30分鐘后,到達TTS-004救援定位點。隨后,隊伍向西行進10分鐘后,到達一處山頂。山頂西側下方約10米,一個寬約4米,長約5米的不規則垂直洞穴赫然出現在眼前。
在洞穴邊,記者發現,洞口上方約三分之一的面積被斜生的灌木覆蓋,洞口周圍遍布一人高的灌木,西側就是懸崖,其邊緣與洞口間,僅有一處寬1.5米,長約4米的平地能夠供人站立。山洞內光線幽暗,洞壁幾乎與地面垂直,救援隊員用繩索測算后認為,洞深不少于30米。趴在洞口仔細查看,洞底西側隱約可見數塊灰白色的碎片。
在洞口上方的石頭上,記者發現了3個用于懸掛繩索的鐵質掛點,一名救援隊員表示,該洞穴此前有人下去過,下面的骸骨很多,“戶外圈里在2008年就傳出過消息。”據曾經下至洞底的資深隊員介紹,這里面的骸骨至少有10多具,“洞底再往東的深處,有好幾個整個的人頭骨,西邊只有少量碎骨頭。”
附近村民表示,很多年以前,他們聽老人說過抗日戰爭時期,山里曾經發生過戰斗,“估計是打仗的時候留下的,具體是什么人,什么時間,那就不知道了。”由于設備和光線的原因,救援隊員當天未能進入洞穴。
昨天,相關部門已對發現骸骨的洞穴進行了實地勘察。另據知情人士透露,勘察發現洞內共有人體骸骨10具左右,初步判斷年代比較久遠,骸骨主人的確切身份、年代、死因等仍需進一步檢驗。據此前媒體報道,這些骸骨或與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兵槍殺中國人有關。
>>鏈接 洞穴距平西抗日根據地司令部26公里
據資料顯示,1938年3月初,晉察冀軍區第一支隊政委鄧華率三大隊進入齋堂川,創建北平第一個抗日根據地——平西抗日根據地,司令部設在西齋堂村中的聶家大院。
經測算,此次發現骸骨的洞穴就在西齋堂村東南方向約26公里處。
(原標題:鐵駝山山洞內現多具骸骨)